氯氮平和奥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多种受体NEWS

氯氮平和奥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多种受体

发布时间:2022-06-19 10:16:40

  原创 师建国 心声经典

  (3)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

  对中脑-大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的D2受体阻断效应:阳性症状的疗效和继发认知和阴性症状。

  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的D2受体阻断效应:运动障碍和EPSs。 D2受体占有与抗精神病作用的相关性:65~70%为有效阈值,>80%时,EPSs↑

  受体结合特征:主要为D2受体。

  疗效: 阳性症状为主。

  不良反应: EPSs, 迟发性运动障碍(TD)、心动过速、S-T改变、Q-Tc延长、猝死、体重增加、性功能减退、认知损害高效骨痛康药能吃辣的吗 、继发性阴性症状。

  依从性:差。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能作为多巴胺D2受体阻断药与中枢多巴胺D2受体结合,此外也能与毒蕈碱能M1 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及组胺H1受体结合,因其作用的靶点较多,导致患者常会出现过度镇静、心动过速、心血管反应及直立性低血压等副反应,对多个脏器都有较大的影响。

  (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

  氯氮平改变了抗精神病药的基本特性—D2受体阻断机制。

  新的研究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增加大脑皮质前额叶(prefrontalCortex,PFC)而不是边缘系统伏隔核中的多巴胺释放,考虑因其具有5-HT2A受体拮抗作用及较弱的D2受体拮抗作用有关。相关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枢5-HT含量与正常人有差异,5-HT系统与DA系统之间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DA既是5-HT2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又能直接激活5-羟色胺1A亚型(5-HT1A)受体、2C亚型(5-HT2C)受体及 3 亚型受体(5-HT3)受体;HT2A受体在多巴胺神经元上也有表达。5-HT及 DA在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均起作用。由此,HT2A受体及 D2受体拮抗作用联合,使得阴性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与此同时,因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反应也可得到改善。

  高5-HT2A拮抗(超出对D2的拮抗):

  多受体作用机制:以D2拮抗为基础,强调DA/5-HT、DA/Glutamate、DA/Ach和DA/Glutamate/5-HT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

  D2受体占有的快速解离:持续的D2受体占有并非抗精神病药疗效所必备的特性,当内源性DA浓度较高时更具竞争性。

  受体亚型选择性作用:D4拮抗、D2部分激动、D1激动;5-HT1A激动、 5-HT2A拮抗;甘氨酸位点激动、NMDA激动与谷氨酸释放抑制、AMPA/KA拮抗;α1和α2拮抗;M2、4激动和M1、3、5拮抗。

  NMDA(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即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型,分子结构复杂,药理学性质独特,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神经元的存活,调节神经元的树突、轴突结构发育及参与突触可塑性的形成等。而且对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亦起着关键的作用,有资料表明NMDA受体是学习和记忆过程中一类至关重要的受体。

  AMPA 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其在突触后膜的动态表达与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的诱发和维持有关,参与调节学习、记忆活动。AMPAR在β-淀粉样蛋白作用下的过度胞吞和裂解致其在突触后膜缺失,可致突触损伤和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认知障碍密切相关。AMPAR还参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损伤,Ca2+通透性AMPAR亚型的过度激活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此外,AMPAR还参与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因而突触后膜AMPA受体数目和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藻氨酸(kainic 河南健源药业高效骨痛康 acid,KA)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和致痫作用的兴奋性毒素,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激动剂。

  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的疗效:

  阳性症状: 新型抗精神病药优于或等同经典抗精神病药。

  阴性症状: 新型抗精神病药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对原发性阴性症状可能有效。

  其它症状: 焦虑/抑郁和认知症状明显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敌对攻击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相近。

  优点: EPSs、TD少或无。

  利培酮和奥氮平无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迄今未发现过量中毒报道,较少增加催乳素分泌(利培酮和阿密舒必利除外),较少发生性功能障碍。

  缺点:体重增加(5-HT2C、 H1受体阻断)、体位性低血压(α1受体阻断)、过度镇静 (H1受体阻断)、抗胆碱能不良反应(M1受体阻断)。

  新型抗精神病药根据药理作用分类: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受体结合特性:5-HT2A > > D2。

  主要分三类:

  主要为5-HT2A/D2:5HT2A/D2受体阻断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最佳的耐受性。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抗精神病药,均具有较高 5-HT2A/D2受体的阻滞比例。如维思通、齐哌西酮和寿廷多。

  多受体结合: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和佐替平。

  选择性作用于D2:阿米舒必利、阿立哌唑。 图9. 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的药理机制图10. 5-羟色胺通路

  【参考文献】

  1.Roth, BL; Driscol, J (12 January 2011). "PDSP Ki 高效骨痛康批发价Database". Psychoactive Drug Screening Program (PDSP).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and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8 November 2013.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3.

  2.喻东山,葛茂宏,苏海陵主编.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三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94-099.

  3.喻东山,葛茂宏主编.精神疾病临床治疗手册.南京:江苏学技术出版社,2009:9-10.

  4.李建民主编.精神病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42-248.

  5.郝伟主编.精神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9-217

  6.刘协和,袁德基主译.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656-669

  7.师建国主编.实用精神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11-140

  8.百度百科、360百科等。

上一篇:激光洗纹身的害处 下一篇:蛋白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