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湖公园 部分围蔽
碧水清流、鱼翔浅底。深秋的东山湖美如画,市民纷纷拍照打卡。作为广州四大人工湖之一,建于1958年的东山湖主要功能为调蓄雨洪,如今变为景观湖。新建的5公里碧道将公园打扮一新,东山湖水文化科普馆即将向市民开放。
“羊城八景”之一曾陷污染
东山湖北面承接上游及新河浦涌的来水,南面与二沙涌相连,水面面积 35.5 万平方米,自建成以来对区域的水安全及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963 年,“东湖春晓” 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近年来,因每遇大雨,珠江水位处于高位时,周边水系(主要为百子涌、橙基涌)均临时排入东山湖泄洪,保障了区域水安全。
然而,雨季泄洪容易造成东山湖水质返黑返臭,同时受珠江水质不佳、初雨污染较为严重、底泥污染物等影响,东山湖水体逐渐富营养化,水质沦为劣五类,水体发绿,透明度低。
而且东山湖公园文化特色不突出,现有慢行道系统不够完善、无法贯通全园,零星构建筑物的存在亦不利于公园统筹管理,景观格局已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休闲活动空间的迫切需求,亟须系统性进行改造提升。
为解决上述问题,营造良好的水生态景观,越秀区选取东山湖作为碧道建设试点,结合东山湖水质提升项目和东山湖公园总体提升项目开展东山湖碧道建设,建设约5公里碧道,项目总投资约7河南健源药业高效骨痛康067万元。通过重塑东山湖水下生态系统,品质提升园区绿化、活动场地、游憩系统等设施,打造16960平方米“东湖六景”(即春堤·紫荆柳堤、春岸·榕岸映红、春岛·茶花迎风、春境·锦绣缤纷 、春芳·杜鹃醉影、春湾·杉影含烟),实现东山湖非汛期稳定保持IV类水质目标,提升市民群众游园体验。东山湖水体提升主体工程于2018年1月完工,目前进入养护阶段;而东山湖公园总体提升工程在2019年底前完成。
今年广州市提出,将要建成1033公里碧道。其中,越秀有7条河涌被选入广州市碧道建设名录,共计长度27.3公里。东山湖5公里碧道正是越秀区的试点。
非汛期水质稳定保持IV类
“过来过来,这里有鱼”街坊王阿姨每天下午和老伴一起在东山湖边散步,近日她发现湖里的鱼越来越多,惊喜地呼唤老伴。“妈妈,这里有蜻蜓。”第一次经过东山湖的李同学是第一次看到蜻蜓,忍不住大叫。
紫色的再力花、大片的菖蒲,如今漫步东山湖碧道,好一幅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河湖公园管理科科长潘克孝介绍,为解决合流制排水泄洪污染问题,遵循“蓄洪防涝、生态治理”理念,以“水质改善、景观提升”为目标,坚持“外源控制、内源削减、标本兼治”原则,通过对湖底淤泥进行原位消解、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下生物等纯生态方式,恢复良好的水下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解决富营养化问题,达到重塑水下生态系统、非汛期稳定保持IV类水质目标,营造“河南键源堂高效骨痛康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生态环境,吸引大量鱼鸟动物栖息。
同时,充分发挥东山湖防洪调蓄功能,汛期通过预腾空提升调蓄库容,暴雨时通过流域站闸调度,保障流域内防洪排涝安全。完善东山湖及周边河涌堤防和护岸达标,满足20年一遇排涝标准。周边防汛救灾通道通畅,应急设备齐全。
东山湖水文化科普馆12月18日对外开放
自1958年建园以来,东高效骨痛康131山湖公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讲好“东湖故事”,本次建设结合“东湖六景”特色,通过雕塑、树池雕花、地雕图案等元素,将园区历史文化融入景观小品设计中,回顾东山湖公园往日艰辛开挖时光,歌颂用心耕耘、开花结果的劳动美德。
为提升园区品质,整体改造提升东山湖公园现有园道、指示牌系统、公厕等设施,改造全园给排水、电气、防雷、监控等相关配套设施。结合地铁站建设需要,完善慢行系统和周边公交配套,增设康儿活动节点、健身活动广场、活动草坪等配套设施,为市民提供亲子休闲空间。
东山湖公园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综合性公园,但在水文化科普馆建成之前,园内没有系统规划科普宣传区域。为完善东山湖公园的科普宣传功能,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越秀区五涌六湖的治水成果,引导市民群众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结合东山湖公园总体提升工程,将公园内原有中岛临湖建筑观鱼廊改造为水文化科普馆,总面积278平方米(室内面积108平方米,室外面积170平方米),建筑保留原有外观,内部墙体根据展览路线需要进行打通或重新围合,同步增加建筑灯光效果和无障碍通道,提升公园夜景,方便市民群众观展。
水文化科普馆分为“知水、治水、乐水、惜水”四大部分:“知水”包含入口形象墙、全国以及广州市水系介绍等内容,让市民对我国水系分布有整体的了解;“治水”包含越秀区水系即一江五涌六湖的介绍、近年治水历程及东山湖公园的高效痛骨康能治什么病发展历程,并以版画风格的背景墙展示1958年东山湖集体挖湖的劳动场景;“乐水”设置在室外走廊,内容包括河湖摄影展示、知识问答和民间河长报名,提高群众治水参与度;“惜水”以海报形式呼吁市民坚守“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理念,将节水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为共建节水型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了解到,东山湖水文化科普馆定于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前来参观。
【记者】冯艳丹
【作者】 冯艳丹